京劇名伶沈健瑾談內地香港戲劇交流及戲服展品

京劇名伶沈健瑾老師是中國京劇院三團主演,著名青衣,第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任京劇青研班研究生導師。她扮相俏麗,嗓音清脆,表演細膩,富於激情、功底扎實,文武兼備。花旦、刀馬旦、青衣皆為其所擅。《百花贈劍》也是沈健瑾老師擅演劇目之一。

圖片

獲悉香港粵劇名伶吳君麗在粵劇《百花亭贈劍》中所穿的戲服正在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成就展現場展出,沈健瑾老師對內地和香港戲劇交流及這件戲服展品接受了我們的訪談:

我早在1980年就去過香港演出。那時候剛改革開放不久,中國京劇院去香港參加的亞洲藝術節,當時的演出陣容非常強大,很多非常優秀的老藝術家,演出的劇目非常豐富,行當也是非常齊全,我當時三十五歲,還應該算是年輕演員,作為花旦行當演出了《賣水》,當時在演出劇院也掛著我的劇照,有兩米高,我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我們在香港受到了非常熱烈的歡迎,演出場場爆滿。大小報刊還有雜誌,有很多的報道和非常鼓勵的評論,那次的香港演出之行應該說是很轟動的。香港對於京劇也算是一塊熱土,那裡有許多熱愛京劇的人,他們有很多票房,也很活躍,而且香港人對京劇藝術也很懂,從那次我們去了以後,就真正感受到了一種一家人的感覺。

這些年,我們國家京劇院以及各省市的各個京劇團和地方劇團,去香港演出很頻繁。因為那兒有京劇的基礎,也有其他地方劇種的基礎,各個劇團去到香港演出,都很受歡迎。尤其是香港回歸以後,我覺得這種交流活動傳播活動越來越繁榮。時間流轉,老一代的藝術家漸漸退居幕後,現在去香港演出的基本上是中青年居多,他們也用自己的實力和好的藝術,給香港的觀眾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內地和香港的京劇藝術和戲曲藝術的交流,無論是我們演員還是觀眾,都會代代相傳。

說到粵劇,我們從小就對馬師曾先生和紅線女先生非常崇拜,但當時對於粵劇說實話本來也並沒有特別深入的瞭解。直到在2009年,我與其他幾位身在北京的藝術家有幸受廣東粵劇院的邀請,去他們那裡交流和輔導。去了以後,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更加體會到粵劇可以說是南國紅豆,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代表作,在全國的地方劇中是很重要的一支。

我看到這次香港特區政府主辦的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成就展上展出粵劇名伶吳君麗所穿的《百花亭贈劍》的戲服還是很有感觸的,雖然我對吳君麗不是很熟悉,但京劇《百花贈劍》是我的代表劇目。她戲中穿的這個百花公主的服裝是一身大靠,還有一個鳳冠。這個大靠服裝在全部《百花贈劍》的戲中都會出現的,主要出現在戲的後段武戲大開打的時候。在京劇的《百花贈劍》中,一定會戴上翎子和狐尾。盔頭上一定會有狐尾,為什麼要有狐尾,百花公主是安西國的,是個少數民族,狐尾用以表示她少數民族的身份。這個大靠服裝是在戲的後半部大開打時才會出現,前半部百花公主的服裝都是宮裝。京劇中的百花公主的扮相很漂亮,身穿宮裝、頭上戴的是鳳盔,而且鳳盔要帶翎子,還要有狐尾。這齣戲在京劇中,也算一個經典劇目。粵劇的《百花亭贈劍》這齣戲,圍繞百花公主演繹出的不同的故事和劇情,完全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如果以後有機會,各個版本的百花公主可以互相交流學習下。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了,今年的回歸紀念活動非常隆重,湖北省京劇院作為代表為香港人民送去了幾台大戲,也和香港的演藝界同仁共同參加了慶回歸的大晚會。我希望香港越來越繁榮富強,也相信內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很多香港人很熱愛京劇和其他地方劇種,我希望我們京劇能夠深深的紮在香港這塊土地上。

圖片
圖片

上圖為京劇名伶沈健瑾演出《百花贈劍》的劇照,下圖為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成就展現場展出的香港粵劇名伶吳君麗在粵劇《百花亭贈劍》中所穿的戲服,現收藏于香港文化博物館。這兩張照片可對比京劇與粵劇中同一文物服裝的區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