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故事之
香港機場開幕典禮小冊子——一波三折的新機場故事

由香港特區政府主辦,以“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 為主題的成就展於6月27日 - 7月16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展廳舉行。展覽上,一套香港國際機場開幕典禮的小冊子,以及新機場啟用當天由機場管理局頒發予首天使用新機場的旅客證書(連封套),見證了當時新機場開幕的歷史時刻,亦勾起人們對於機場啟動後的一段段重要的歷史回憶。

香港國際機場開幕典禮小冊子

展品:香港國際機場開幕典禮小冊子,1998年7月。

回歸前位於九龍的啟德機場使用量已達飽和,為了維持香港航空業帶來的效益,中英雙方於1992年簽署《關於香港新機場建設及有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支持興建新機場計畫。在各方努力下,最終位於大嶼山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於1998年7月開始啟用。1998年7月2日一夜之間整個機場系統從啟德機場轉場到赤鱲角國際機場。

這在當時可謂是一個奇跡,然而一周後,機場的貨運站、電腦系統、機械設備都發生嚴重的故障,大量待出港貨物滯留,進港飛機無法停靠卸貨,位居世界第一的香港貨運陷入癱瘓,每天損失高達18億港元。

1998年7月13日下午,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向國務院港澳辦發函求助,希望中央允許有需要飛入或飛出香港的貨運航班借用深圳黃田機場(現寶安機場)。這是香港特區政府第一次開口請求中央支持。但這種跨境借機場,涉及民航、海關、邊防、交通、質檢等一系列複雜問題。根據國務院港澳辦原常務副主任陳佐洱回憶,當天下午,港澳辦收到來信,馬上草擬建議並上報。第二天上午,這封來信和港澳辦的請示,就繞過層層公文流轉程式,被直接送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手裡。朱鎔基立即批示全力支持,特事特辦。當天下午兩點,在港澳辦會議室召開國務院各有關部門會議,民航總局、公安部、海關、交通部各部部長親自到場開會討論支持方案並表態“為救香港機場,一切沒問題”。兩小時後陳佐洱率各部代表奔赴深圳,隨後各地趕來的部門相關負責人開始在深圳迎賓館通宵達旦開會,至次日淩晨五點,形成最終方案。當特區代表團10時到達深圳時,這份方案已經放置在他們面前。

方案決定,到達黃田機場運往香港的貨一律免檢簽關,40分鐘就能夠從機場到達皇崗口岸。香港來的貨也一律免檢,從落馬洲進入皇崗口岸到機場也是40分鐘;200個武警換上裝卸工人服裝,確保貨物萬無一失;各貨運航班機組人員能像在香港降落一樣,深圳香港來去自由;飛機維修人員連同他們帶的零部件也一律免檢。

中央政府及時雨般的援助,大大提升外界對香港和香港新機場的信心。半年後的2月27日,香港國際機場在一天內接待超過 10 萬名旅客。這是機場啟用以來旅客人數最多的紀錄。自啟用以來,先後已超過60次獲選為全球最佳機場。如今,繁忙的機場為應付機場的長遠需求增長,又於2016年8月1日起正式動工擴建第三條跑道,其將成為擁有三跑道的世界級頂級機場,鞏固了香港在國際及區域的主要航空物流中心地位,亦為香港帶來巨大的社會及經濟價值。

機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