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故事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香港斫琴藝術的優良傳承

香港斫琴師蔡昌壽

香港斫琴師蔡昌壽

由香港特區政府主辦,“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成就展于6月27日~7月16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展廳舉行。本次展覽分爲十個單元,共展出40餘件(套)展品、40多段視頻及230多張照片,幷有模型、多媒體製作和互動裝置配合,圖文幷茂,全方位介紹香港多姿多彩的城市面貌、最新發展,以及未來的發展藍圖。

展覽上,有8段視頻用于介紹香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其中一段關于古琴製作的視頻,介紹了來自香港的兩位琴人對古琴的傳承,一位是香港斫琴人蔡昌壽,另一位是古琴演奏家蘇思棣。

古琴作爲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在芸芸中國樂器之中,琴學尤顯豐富多彩,涵蓋了制琴、作曲、彈奏、律學、美學等範疇。

琴器本身涉及多門學問,如琴的形制、式樣、材料等都有嚴格的規範。良琴靠的就是造琴工藝。造琴雅稱“斫琴”,是一門流傳了三千多年的中華文化遺産,自古以來不少彈琴人都親自斫琴。

蔡昌壽先生研究古琴工藝多年,他自1993年起開設了“斫琴研究班”,將斫琴技藝授予香港琴人,以求恢復幷且延續琴人自製琴器、斫琴自彈的傳統。

與他的老師徐文鏡先生一樣,蔡昌壽的教授方法是口授加示範:一塊木材到手,從原木的開料、刨琴面、挖共鳴箱、以至打磨、上漆、張弦等,從頭到尾都自己一手包辦。

“因爲琴文化本身是種個性化的藝術,不同地域、不同師承的琴家的風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師承的琴家的風格也是各有特點而不盡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形成不同的風格。所以親自動手才會有真正體味。”蔡昌壽如是說。

24年過去了,“斫琴研究班”仍是香港唯一的斫琴教學作坊,這種因熱愛而自發鑽研幷推廣斫琴的傳承方式,在香港亦是獨一無二的。

返回